新闻动态
1905年,清政府让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,负责建造连接北京和张家口的铁路线。
然而,这一决策却遭到了帝国主义者的嘲讽,他们断言:能建成这条铁路的工程师,恐怕还未在这个世界上出现!
詹天佑仅凭七百万两白银就成功建成了铁路,并且提前两年完成,这一壮举有力回击了帝国主义,展现了非凡的能力。
京张铁路已建成114年,现在的它呈现出怎样的景象?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条历史悠久的铁路线如今的风貌吧。
过去,各国列强拼命争夺京张铁路的建设权,主要是想控制中国北方,以便掠夺那里的土地资源。
由于其中蕴含的巨大利益,各国强权不惜展开激烈争夺,甚至到了争斗不休的地步。
尽管他们规模相近,却一直在争吵,始终没有达成一致,结果导致修筑权迟迟未能确定下来。
针对当前状况,他们提出一项要求:只要清政府任用国内工程师修筑铁路,他们便不再插手此事。
这些强国想法太天真,当时中国铁路技术落后,连他们自己的工程师都没把握,更别提中国的工程师能胜任了。
因此,他们一直在等待,期盼清政府能主动向他们求助,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与合作。
出乎列强意料的是,清政府早已暗中选定了合适的人选。
詹天佑就是那位杰出人物。他以其卓越的才能和不懈的努力,在铁路建设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,为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他先在纽哈芬的希尔豪斯中学就读,后来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耶鲁,排名全校第二。他选择了土木工程系,专注于铁路工程的学习。
在耶鲁求学三年,我凭借出色的成绩多次斩获奖学金。学业完成后,我选择回到祖国,继续发展。
1888年,经好友介绍,詹天佑开始投身铁路建设。他成就斐然,主持修建了多条铁路,并在1904年成为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工程顾问。
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时,挑中了詹天佑。他因出色的才能被选中,负责这一重要工程。
清政府选定人选后,却遭到西方质疑与嘲笑。他们声称:中国还没人能修建这条铁路,这样的工程师尚未诞生!
他们之所以这么说,是因为修建京张铁路的难度极大。这条铁路的建设挑战重重,对他们的判断和决策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采用西方标准,修建这条铁路至少需要2000万两白银。但清政府因压力所限,初期仅拨给詹天佑500万两,并要求他六年内完成建设任务。
詹天佑深感压力,却毅然决定建好铁路。他迅速召集学生和助手进行勘测,全力以赴,争取尽快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。
修建京张铁路绝非人力齐聚便能速成。詹天佑等人在建设过程中遭遇了诸多难题,这些挑战让他们倍感棘手,愁容满面。
一辆工程车的挂钩链条突然断裂,造成了脱轨事故。这一事件还引发了国外众多不实的指责和批评。
其实,早先中国火车的车厢是用铁链相连的。平时在平坦路面或缓坡行驶时,通常不会有什么问题。
下坡时,这些车厢会猛烈碰撞,发出巨大的声响,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,十分危险。
在陡坡路段拉货,车头吃力不已,同时铁链所承受的重量持续增加,直至无法承受,最终断裂。
面对这种情况,詹天佑想到了美国当时采用的自动连接装置。它能连接车厢,让火车更稳固安全,同时,连接和分离操作也十分简便。
詹天佑请美国同学带回自动车钩模型,他仔细研究并制造出来,成功地将这个新技术应用在了火车的牵引系统上。
自那以后,中国大多数火车都采用了这种自动车钩,并且这一技术一直持续使用到现在,成为了标准配置。
詹天佑面临的不仅是车钩的难题,还有诸多工程挑战。其中一项便是如何让火车安全穿越青龙桥那段极其陡峭的坡道。
詹天佑沿山仔细勘查后,巧妙构思出创新方案:采用“人”字形线路设计。
通过合理利用动能与惯性原理,使火车能够平稳且顺利地攀登上坡道,实现高效行驶。
该方案一经发布,立即获得了大家的高度称赞与认可,众人纷纷表示钦佩,认为其设计巧妙,切实可行。
詹天佑不畏艰难,成功用693万两白银修建了京张铁路,并且比预定时间提前了两年,圆满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。
这是中国首条完全自主研发的铁路,从设计到运营均由中国人独立完成,未借助任何外国资金及人员参与。
这一百多年来,它历经风雨,见证了中国从积贫积弱逐渐走向强大繁荣的历程,实现了从贫穷到富裕的伟大飞跃。
乘坐京张铁路列车时,会经过詹天佑的巍峨雕像,它矗立在那里,仿佛在诉说着这位伟大工程师的卓越贡献。
2008年,京张铁路被选入我国首批工业遗产保护名单。2009年,为纪念京张高铁建成百年,特别推出了相关的旅游主题活动。
2019年,京张高铁这条姊妹线路顺利通车。到了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,它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向詹天佑及当代工程师们致以崇高敬意,他们为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,值得我们深深铭记与尊敬。
#地球嘴炮大会